首页 汽车百科

汽车尾气排放标准(燃油车尾气的产生和治理)

100人浏览   2025-09-15 05:02:44

尾气的成分及其危害

燃油车尾气产生的化学原理:

燃油(包括汽油、柴油等)的主要成分为烃,包括烷烃、烯烃、环烷烃、芳香烃等,它们在发动机中燃烧的化学原理为(以辛烷为例):

理论上,燃油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,但如果燃烧不充分,则会产生一氧化碳或碳。发动机在高温下工作时,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还会发生反应:这是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。

从上面的原理可知,影响燃油车尾气的主要因素有空燃比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等。

空燃比与化学当量比:影响发动机尾气的最主要因素是混合气的空燃比。这种空气和燃料的比例称为化学当量比。

空燃比与化学当量比关系

优点

缺点

空燃比小于化学当量比

供给浓混合气,此时发动机的功率大

燃烧不完全,生成的CO、碳氢化合物多,燃烧形成的积炭和污染物的排放增加

空燃比略大于化学当量比

燃烧效率高,燃油消耗量低

生成的NOx

发动机的温度: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80~90 ℃范围内,温度过高、过低均会对汽油的燃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。

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:

汽车尾气最主要的危害是形成光化学烟雾。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较高,可引起CO中毒。尾气中的颗粒物参与雾霾的形成


尾气的主要治理方法

我国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:

2016年12月23日,环境保护部、国家质检总局发布《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中国第六阶段)》,自2020年7月1日起实施。国六b将会在2023年7月1日实施。

“国六”与“国五”排放物限值差异

排放物

国五(汽油车)

国六a

国六b

一氧化碳CO

1 000(mg·/m)

700 (mg/km)

500 (mg/km)

碳氢化合物HC

100(mg/km)

100(mg/km)

50 (mg/km)

非甲烷总烃NMHC

68 (mg/km)

68 (mg/km)

35 (mg/km)

氮氧化物NOx

60(mg/km)

60 (mg/km)

35 (mg/km)

PM颗粒

4.5(mg/km)

4.5 (mg/km)

3 (mg/km)

利用三元催化对汽车尾气进行转化:

其主要化学原理是利用CO的还原性和NO的氧化性,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二氧化碳。

三元催化转化器由一个金属外壳、一个网底架和一个催化层(含有铂、铑等贵重金属作催化剂)组成,可除去碳氢化合物、CO和NOx三种主要污染物质的90%(所谓三元是指除去这三种化合物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)。

柴油车尾气治理一般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(SCR) 技术

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(SCR)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NOx的一项处理工艺,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,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,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N2


1.(2022·济南高二检测)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转化为无害的CO2和N2,反应原理为2NO(g)+2CO(g) = 2CO2(g)+N2(g) ΔH<0。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均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,分别充入0.4 mol NO和0.4 mol CO,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(体系各自保持温度不变),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。

(1)实验Ⅱ从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(NO)=________________。

(2)与实验Ⅱ相比,实验Ⅰ和实验Ⅲ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,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分别为

实验Ⅰ: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实验Ⅲ: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(3)三组实验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Ⅰ(CO)、αⅡ(CO)和αⅢ(CO)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。

(4)实验Ⅲ的平衡常数K=________________。

答案:

(1)1.75×

(2)升高温度,达到平衡的时间比实验Ⅱ短,且起始压强增大 加催化剂,达到平衡的时间比实验Ⅱ短,平衡没有移动 

(3)αⅡ(CO)=αⅢ(CO)>αⅠ(CO) 

(4)17 150

分析:结合信息看图像,横坐标代表时间,纵坐标代表压强。将曲线1与2比较,压强大反应速率快,先达到平衡,相对来说曲线1转化率下降,这是升高了温度;将曲线2和3比较,平衡状态相同,但3的反应快先平衡,说明这是使用了催化剂。

化学平衡中三等式的计算、反应速率的计算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、平衡常数的计算,都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,要掌握。

答案解析:(1)设参加反应的NO为x mol,则:


2NO(g) + 2CO(g) = 2CO2(g) +N2(g)

起mol

0.4

0.4

0

0

转mol

x

x

x

0.5x

平mol

0.4-x

0.4-x

x

0.5x

恒温恒容条件下,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,则(0.4+0.4)∶(0.4-x+0.4-xx+0.5x)=320∶250,解得x=0.35,故v(NO)=

(3)实验Ⅱ、Ⅲ相比平衡不移动,故CO的平衡转化率不变,即αⅡ(CO)=αⅢ(CO),实验Ⅰ、Ⅱ相比,实验Ⅰ温度较高,正反应为放热反应,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,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,即αⅠ(CO)<αⅡ(CO),故αⅡ(CO)=αⅢ(CO)>αⅠ(CO)。

(4)结合(1)中计算可以知道平衡时:c(NO)=0.01 mol/L,c(CO)=0.01 mol/L,c(CO2)=0.07 mol/L,c(N2)=0.035 molL,实验Ⅲ的平衡常数K=17 150。

相关推荐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二手车网 琼ICP备2024040244号-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