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汽车百科

中国现代汽车工业,从上汽大众桑塔纳开始

100人浏览   2024-09-10 10:18:01


在1983年的春天,随着第一辆桑塔纳CKD组装成功,缓缓驶出厂房,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新纪元,上汽大众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,在中国汽车工业处于一片混沌的时期,敢于创新,引入欧洲车型,顶住了层层压力,诞生了上汽与大众的合资公司,树立了长期信赖的合资关系典范,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家用轿车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。

上汽大众攻坚克难 树立合资典范

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,新中国建设工作的重点落到了经济建设上,而放眼全世界,发展重工业才能大力发展经济。而汽车工业由于上下游企业繁多,原材料需求种类多,技术要求高,生产工艺严格,基本上可以说是,发展汽车产业链就是发展重工业。

但是当时国民消费能力较弱,进口车动辄几十万的售价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购买小汽车完全是天方夜谭。并且当时中国自主生产的轿车只有上海牌和红旗牌,年产量也不过寥寥几千台,其中红旗专为礼宾接待使用,所以为了大力发展轿车工业,国家计委、国家经贸委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向国务院建议引进一批装配线,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,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,同时借机改造工厂。

在时任一机部副部长的饶斌的建议下,第一条引进的轿车装配生产线,就放在上海轿车厂,由于上海的工业基础好,科研人才多,发展潜力大,很快便展开了中方和外方的合作洽谈。但由于当时中国汽车工业基础薄弱,合作为时尚早。意外的是,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·墨菲在一次访华过程中,将一个崭新的合作概念带入中国:joint venture(合资经营)。因此饶斌提出合资经营的概念,获得了中央的高度认可,点燃了合资车企的希望。

极具前瞻性的德国大众,瞄准了中国这块还未被开垦过的汽车市场。于是,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卡尔·哈恩博士向中国表达了合作意愿,这也让中国合资模式正式启程。虽说合作双方态度十分积极,但依旧历经重重困难,如在经济方面,双方都曾出现了资金问题;在意识形态方面,轿车属资本主义生活方式,与国情相违背;再有中国与外企之间的外汇问题等等都直接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在合资项目推进过程中,几次三番濒临项目流产的危机,数次徘徊在项目解体的边缘,但都依靠创始团队坚持不懈的毅力与决心化解了危机。

就这样,经过长达六年的漫长谈判,1984年10月,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字仪式。

桑塔纳成为“上海工业希望”

随着中德双方的合作,引入中国市场的首款车型成为了当下的重中之重。

1981年1月,大众代表团将“奥迪80”与“桑塔纳”推荐给中方。经过深入研究,中方选择了桑塔纳。桑塔纳车厢内部空间大于奥迪80,且桑塔纳是尚未发售的最新型号,运用了新材料、新工艺和新技术,同时油耗更低、安全性能更高的优势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。与此同时,组装桑塔纳试装车的厂房成为了问题。基于哈恩博士的决心与魄力,1982年,大众打造出全球汽车行业内首个实现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厂房——55车间。

1985年,上汽大众开始批量生产桑塔纳。

20世纪80年代后期,中国出台推动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,汽车工业被列为国产化的重点产业,而作为中国汽车合资先锋的上汽大众首当其冲,桑塔纳国产化的步伐也随之提速。

从上海市政府专门成立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办公室,到成立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,上汽大众的生产规模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,我国轿车工业也逐渐形成经济规模。除此外,上汽大众也有意识地在提升生产车型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上下功夫。上汽大众联合数百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使得生产形成规模,中国汽车工业也从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。

至此,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一路飙升。由1987年仅2.7%的国产化率,仅两年内提升至60.09%,1991年国产化率已经高达70%;1993年桑塔纳年产量首次突破10万辆,1996年突破20万大关。

可以说,正是桑塔纳的出现,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新局面,同时带动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与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振兴,为中国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。

点评:回到眼前的中国,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,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这一切都少不了“桑塔纳”这个“中国第一台合资车”,他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“开创者”,是合资时代的先驱,他为中国汽车合资树立了典范,他也见证了中国汽车的发展。

相关推荐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二手车网